鋼鐵消費或零增長 供需矛盾令人擔憂
在國內某鋼鐵論壇上有專家表示,我國鋼鐵行業從結構性、階段性產能過剩階段,進入了全面產能過剩階段。值得注意的是,這與以往所提到的鋼鐵產能過剩問題有所區別。所謂全面產能過剩,指國內的主要鋼材品種都已供大于求,并且鋼消費量近一步增長的空間不大,這將作為鋼材市場運行的主要矛盾長期存在。
2011年,除電工鋼板帶品種外,其他鋼材品種已經實現出口大于進口,這標志國內鋼行業全面產能過剩。據預測,我國目前鋼材保有量和消費量已經接近發達國家水平,預計2012年-2015年我國的粗鋼消費量將進入7.2-7.5億噸峰值區域。這意味著未來幾年鋼鐵消費比起2012年末的基礎很可能是幾乎是零增長。
去年9月國內鋼材市場價格大幅下跌,11月開始緩慢回升,自今年3月初開始呈現止跌回升態勢,目前國內鋼材市場價格處于恢復性回升的軌道中。“現在的需求雖然減弱,但是沒有太大的問題”,他預計,2012年國內鋼材市場需求平穩增長,預計全年粗鋼需求量7-7.2億噸,增長7%左右;國際市場需求增長減緩,預計今年我國凈出口量約3000-3500萬噸。下半年長材產量過剩壓力將逐步顯現。而鐵礦石供需關系將有所緩解,價格略低于2011年,運行均價在140-150美元/噸之間。
據統計,截至2012年3月末,我國已經建成高爐產能8.78億噸。其中容積小于400立方米的產能為1.14億噸。此外,擬在建的高爐項目合計產能2.77億噸。“如果容積小于400立方米的高爐全部淘汰,到2015年我國的高爐產能將達到10億噸,過剩態勢明顯。”
4月26日,國家發改委公布2012年一季度鋼鐵產業運行情況。2012年一季度,我國鋼鐵產業市場需求不旺,企業經營狀況不佳,效益由盈轉虧,鋼鐵產業處于結構調整和優化的關鍵時期。
  
然而據上海5月2日專電(記者李榮)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發布的最新指數(4417.886,77.17,1.78%)報告,4月份國內鋼鐵業PMI指數環比回升,達到55.7%,重回擴張區間。此前持續低迷的鋼市有回暖跡象。不過,產量先于需求快速釋放,供需矛盾令人擔憂。
據相關報告,4月份,鋼鐵行業生產指數較3月份回升13.8個百分點,達到60.3%。與此同時,和生產活動相關的采購活動也出現明顯回升。從相關指數的變化情況來看,隨著市場需求的回升,當前鋼鐵企業原材料備貨更顯積極,生產活動更趨活躍。現在需要注意的是,后期產量如果持續走高,會加劇市場的供需矛盾,破壞鋼市的穩定和均衡發展。
鋼鐵行業的新訂單指數已連續2個月重返擴張區間,鋼市季節性的需求特征開始顯現。不過,個別地區的需求增長仍較緩慢。國內商品現貨交易平臺“西本新干線”的監測數據顯示,農歷3月上海市場建筑鋼終端采購量較農歷2月環比回落近5%。估計后期的需求還是有望保持在較高水平。另外,4月新出口訂單指數出現了下降,表明中國鋼材出口經歷了3月份的激增之后,后期增長可能有所減緩。
|